“依孩儿所见,并州刺史刘玄德会逐渐收复并州其余诸郡,最困难的地方乃与南匈奴的决战。
现在的南匈奴占据原本并州的大片土地,刘玄德志在收复并州全土,将来和南匈奴决战势在必行。只要击溃南匈奴这座横亘在并州的大山,其余中小势力不足为惧。
至于幽州,应该是我们对所有势力中最为了解的,兄长投入幽州牧刘虞的麾下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,他寄回家中的书信虽然只有三封,却无一不是称赞溢美一词。
刘虞虽然仁义好施,却武略不足,自己麾下的战斗力非常脆弱,主要依靠的还是这些年在北境声名鹊起,打出了白马将军威名的公孙瓒。
自从公孙瓒南下河北,自立门户,准备与袁本初争夺冀州之地后,我们原本不看好幽州剩余军队的战斗力,没想到幽州的王者之师并非白马义从,而是刘伯安派人秘密训练的军队,怎能不令人惊讶!
如果不是兄长在书信中提到霍去病、岳飞等人的战绩,我们如今恐怕还被蒙在鼓里。
刘伯安如此隐藏实力,恐怕所图非小,远非表面上那般仁义谦恭。
既然幽州的整体势力远想象,他们将来统一整个幽州恐怕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冀州是当今天下士族的领袖袁本初与北境武人公孙伯圭之间的争斗,趁现在袁本初还未完全取得河北士族、百姓的信任之时,公孙瓒动进攻,还有机会。
一旦等到袁本初治下的郡县归心,而公孙瓒明显被河北士族所厌恶,此消彼长之下,公孙瓒极大可能被走向败亡。
毕竟这天下始终是士族的天下,一个被士族所厌恶憎恨的诸侯,没有士族愿意为其效力,哪怕现在依靠麾下的军队可以强横一时,却无法强横一世,权臣董卓就是最好的例子。”司马懿沉吟良久,为河北之地各方势力给出了自己的评价与预测。
“仲达的评价与预测和为父心中所想相差无几,中原与东方的局势又将如何看待?”司马防老怀欣慰,比起长子司马朗的沉稳干练,他更喜欢次子。
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,博学洽闻,将来大兴河内司马氏的必定是自己的这位不凡的儿子。
说起中原,自然避不过如今的兖州刺史曹操,司马懿不由得想起了当初自己的那个梦境:虽然他追随这个时代综合能力最强的男人平定中原以及华夏的北方,并且在熬过曹魏三代明主之后,位极人臣,指洛水为誓,铲除政敌,为自己的子孙谋朝篡位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。
自己的儿孙也没有让他失望,最终窃取了曹魏的权柄,并且灭蜀平吴,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。
然而晋朝这个新兴的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如同垂暮的老人,诸王混战,永嘉之乱……司马氏更是一步一步的将整个华夏大地推入深渊,凛冬将至,长城已毁,胡马南下,华夏的子民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大乱世。
司马懿随后打了个冷颤,回过神来后,立刻说道:“兖州刺史曹孟德自从请来阳翟枣氏的枣祗后,开始大规模屯田养蚕,开垦荒地,吸纳流民,正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。只是兖州乃四战之地,这里北靠冀州,东接青州、徐州,南临豫州,东连司州,从古至今,从未有一方势力能从这种地理环境之中杀出来。
而徐州的陶谦,这些年展迅,势力开始向北方的青州延伸,青州已经半数皆落在了对方手中,迟早会统一整个青州,而陶谦也会成为第一位掌管两个大州的诸侯。
在天下大多数人眼中,徐州的陶谦实力已经隐隐有过董卓的迹象,成为乱世之中最强大的诸侯。
不过,在孩儿看来,徐州有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,那就是陶谦年事已高。
如果陶谦在数年内去世,据传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擅长为官,更喜欢经商,徐州的势力很可能面临分裂,甚至被其他有野心的人掌控。
到时候势头还能不能如现在一般持续下去,前途未卜,难以确定。
至于占据大汉人口最多的两个郡,出身名门,又是嫡子的袁术,却没能更好的利用自身的优势,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只能说其能力有限,不足为提,在这样的乱世,很可能成为第一个出局的势力。
大汉朝廷,陛下暗中联结京城的世家大族推翻了董卓的统治,算是为大汉续了一口命,但是还远远不够。
当中央没有足够的能力平定地方的叛乱后,大汉的天子也会像昔日的周天子一样,渐渐不再被其他诸侯所重视,特别是经过几代之后,诸侯的后裔们几乎没有人会继续为朝廷效力,成为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也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“长江以南的荆州、扬州、交州,西南的益州,西北的凉州我们所知有限,就不予评价。董卓这些年越的飞扬跋扈,在失去中央的权力后,很可能在雍州一蹶不振。”司马防老神在在的说道。
“孩儿倒有不同的看法,如果董卓能在军事上以白起为,在内政上重用蔡邕的话,未尝没有争夺天下的能力。要知道一年前,白起可是杀得关东联盟丢盔弃甲,许多郡守、刺史与汉室宗亲都在此次战役中丧生。
最重要的,雍州所在的关中,自古以来就是天命的象征,秦国东出灭六国,一统华夏,高祖以韩信为大将,张良为谋主,萧何在关中源源不断的输送兵源与钱粮,最终耗尽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,建立大汉四百年的基业。
关中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,就看统治这里的诸侯是否天命所归并且举贤用能。”司马懿给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。
司马防点点头,没有反驳儿子的观点,沉吟片刻后,再次问道:“如果现在要仲达选择一方势力前去投靠,不知会选择哪方诸侯?”
“并州刺史刘玄德!”司马懿毫不犹豫的说道。